凡事有利皆有弊,我國東南沿海雖然海域開闊,成為對外交流的窗口,並因此十分富饒,但是在古代也免不了受到外來勢力的侵襲,浙江省寧波市便是其中之一,特別是在有著“兩浙門戶”、“海天雄鎮”之稱的東海之濱甬江口,近代以來就是我國東南沿海人民抗倭、抗英、抗法、抗日的主戰場之一,也留下了很多海防曆史遺址,位於鎮海區城關招寶山路10號的招寶山便是其中之一。
與其他名山大川相比,招寶山海拔不高,因此爬起來也不會覺得很累,不過也有人好奇,這樣一座並不雄偉的山因何成為了寧波市十大風景遊覽區之一,也是我國的4a級景區,甚至在路上還可以看到“第一山”的石碑?其實它的亮點除了自然風光之外,主要是在於人文景觀與宗教文化之上。
佛教文化聖山,傳承千年香火招寶山有很多名字,比如因其“潮汐出入可經”,在波濤洶湧時,可以看到驚濤駭浪,因此叫做“候濤山”,又因山巔曾建有“插天鼇柱塔”, 而被稱為“鼇柱山”,而“鼇柱插天”也是原招寶山十二景之一,飛簷翹角,大老遠就能看到它屹立在招寶山的西北坡,隻需到了分岔路口選擇向左直行即可到達。
鼇柱塔塔身淨高57.6米,七層八角,還配備了青銅塔刹頂,充滿宋代風情。不過鼇柱塔雖然看上去古色古香,但是卻並非是古建築,而是仿宋建築,但是也有另外一個好處,就是鼇柱塔不像是其他古建築一樣需要保護而不能攀登,而是可以直接登塔遠眺,塔中間甚至還修建了電梯,隻不過現在暫時沒有開放,到達塔頂之後可以將寧波城的風光盡收眼底,海天一色盡在眼前。
鼇柱塔的旁邊是觀音閣,之所以說招寶山是佛教勝地,觀音閣便是原因之一。這座和鼇柱塔一起坐落在招寶山西北坡半山腰的寺廟早在明代時期就已經存在,以前叫做夕照庵,不過遺憾的是後來毀損了,直至民國六年(即1917年)寶陀寺住持妙山大師在招寶山山頂重建了天王殿後,一並招寶山西北坡半山腰重建了觀音閣,這裏的香火便一直延續至今。
隻不過那個時候的觀音閣和現在不盡相同,規模要小很多,直至1985年鎮海縣佛教協會聘脫塵和尚為住持,觀音閣才真正開始擴建,脫塵和尚不僅在觀音閣舊址上建起了三間平屋,而且還塑了一尊千手觀音像,這樣觀音閣才真正成為了觀音閣,近些年來觀音閣還在不斷地擴建,相繼修建了大殿、山門、齋堂、客寮、圍牆等建築,麵積已達近1000平方米,可是說和寶陀寺已經相對獨立了。
整個觀音閣背山西向,背靠著招寶山,前麵則是一個觀景平台,隻要天氣好的時候傍晚夕陽西下,觀音閣便有"佛殿夕照"的景觀,何況整個寺廟還有鬆竹掩映,顯得十分有靈氣。另外這裏也可以看到背後的鼇柱塔,寺院掩映下的鼇柱塔又是另外一番情趣。
除了觀音閣,在招寶山的山頂上還有一座寶陀寺,這座寺廟可是起源於唐朝的千年古寺,隻不過它的原址並不在這裏,而是在浙江舟山的普陀山,直至明朝嘉靖三十六年,時任浙江總督的胡宗憲把該寺從普陀山遷來這裏,便有了這座“寶陀禪寺”,也許是因為寶陀寺裏的觀音菩薩是從普陀山上請來的,因此這裏的香火極其旺盛,尤其是每年農曆的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三個日子,正是觀音菩薩誕生、出家、成道之日,這天很多善男信女都上寶陀寺參加佛會,我在那天正好也是佛會現場,出於禮貌沒有拍照,寺廟外還有滿天的白鴿,讓寶陀寺同樣很有靈氣。
不僅如此,寶陀寺還是俯瞰招寶山大橋的好去處,這座全長2482米的大橋總投資達高達4.69億元人民幣,可以說是以前寧波市乃至浙江省的重點工程,它最大的特色是國內首創近距離雙孔公路隧道,也是因為當年在爆破的時候為了保護招寶山上的文物而采取的權宜之計,國人再次用超高的路橋技術解決了世界級的難題,不得不令人稱讚。雖然在觀音閣也能看到這座大橋,但是在寶陀寺視野更加明晰。
鎮海口大破外敵,彰顯保家衛國之心明清以來這裏可謂是“商舶所經、百軫交集”,在招寶山諸多名字之中,最後取“招財進寶”之意改稱這裏招寶山並沿用至今,可以說明招寶山除了是佛教聖地之外,也是一個繁華的商業地區,那麽這樣一個地方怎麽會和海防搭邊呢?這就得說到鎮海口海防遺址。
之前說到寧波一直都是東南沿海人民抗倭、抗英、抗法、抗日的主戰場之一,自然留下了很多的海防遺址,而規模宏大的鎮海口海防遺址中的威遠城就在這裏,它以招寶山天然峭壁為城基,然後再環山頂築建,可是說是雄踞招寶山巔,前麵提到的寶陀寺其實也在威遠城內。它最開始的用途還是抗擊倭寇:在明朝嘉靖三十八年(即1559年),盧鏜鎮守鎮海(當時稱為定海)時,看到招寶山與南岸金雞山對峙,是雄踞甬江出海口的鎮海關隘,於是開始在山巔築城,並在嘉靖四十年(即1561年)倭寇大舉進犯浙東的時候大敗之,連續水陸十餘戰殲敵1400多人,掃清浙東倭亂,因此後來曆代官員都十分重視對威遠城中軍事布局和修築。
正是因為此,威遠城內現還有明清時期的九方碑刻,雖經過幾百年的風雨,但是碑文依舊清晰可見,不僅如此,碑刻筆力雄渾,字體磅礴,也將戍邊將士保家衛國之心直抒胸臆,除了剛才提到過的抗倭,還有後來的抗英、抗法、抗日等戰爭,也譜寫了無數可歌可泣的篇章。
如果遊客還想了解更多有關招寶山的曆史,山腳下還有一個鎮海口海防曆史紀念館可以參觀,整個紀念館分為了序廳、抗倭廳、抗英廳、抗法廳、抗日廳、現代海防廳及尾廳七個展廳,按照時間順序全麵、詳實、生動地展現了鎮海口“四抗”史實。
除了二百年餘平倭寇,我最喜歡的就是抗法廳“雄鎮鎖鑰擊法艦”,在1883年12月法軍挑起中法戰爭之後,更是在1885年3月1日直接進犯鎮海,浙江巡撫劉秉璋、寧防營務處薛福成運籌帷幄、統籌海防,不僅做到了水陸聯防,而且軍民團結一心,三戰三捷,吳傑更是操炮擊中法艦,打退了法軍的同時,也粉碎了西方列強“堅船利炮”不可戰勝的神話,是中國近代首次獲得全勝的海防戰役。
除了展現鎮海口四抗的曆史,博物館裏麵還有書吧等地方可以閱讀、休息,博物館已經向社會免費開放,而且講解服務也是免費的,是一個不錯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也是弘揚中華兒女熱愛祖國、自強不息、不畏強暴、百折不撓的民族精神的場所。
這就是浙江寧波的招寶山,一個集自然風光、人文曆史與宗教文化的綜合旅遊區,也是寧波必打卡的景點,你還知道有類似的內涵豐富但是知名度相對不高的山麽?歡迎在評論裏告訴我呀!
旅遊tips:
景區開放時間:
8:30-17:00,16:00後停止售票。
交通
公交:541、341、375、371、385、372、374、75、78、73路招寶山站。
自駕:從市區出發轉入鎮海區按公路指示牌走縣道即到景區
門票:60元,兒童半價30元,鎮海市民卡免費;
圖/文 由旅遊狂魔夏夏夏 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關於作者:目前已經前往過全球500+城市,並曾在英國牛津大學和日本早稻田大學留學,以及斯裏蘭卡當過國際誌願者,歡迎持續關注,與你分享全世界的吃喝玩樂,喜歡記得點讚評論或分享哦!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顶: 738踩: 33Copyright © 2019 Powered by 招寶山旅遊風景區【招寶山旅遊風景區市場辦公室】,是非之心網
评论专区